韓國MBN電視台青少年選秀節目《Under 15》深陷兒少保護風暴,製作組25日緊急召開記者會澄清「性商品化」指控,卻遭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(廣審委)當日打臉否認事前審查。事態延燒三日後,MBN於28日正式宣布取消節目播出,成為韓國演藝圈首宗因兒少爭議遭腰斬的選秀節目。

▍製作組喊冤反遭官方打臉
製作公司Creastudio兩位代表徐惠珍、黃仁英25日含淚辯稱,節目遭「嚴重誤解」,強調參賽者條碼標註是仿學生證設計,預告片「性感風格」屬剪輯誤導。導演龍錫仁更稱:「若停播將對參賽孩童造成難以想像的打擊。」然而廣審委當日下午即發聲明駁斥,強調從未接收節目內容進行事前審查,痛批製作方「散布不實言論」,使輿論風向急轉直下。

▍MBN緊急止血宣布停播
面對文化體育觀光部介入關切,MBN於28日發表聲明:「為保護參賽者權益,決定取消3月31日首播計劃並全面重整節目方向。」據業內人士透露,電視台高層連日召開危機會議,最終認定節目「社會爭議已超越製作本意」,尤其參賽者包含2015年出生(現年9歲)女童,明顯違反韓國《兒童及青少年福利法》「禁止過早職業化」精神。
▍兒少團體與輿論反應
韓國兒童福利聯合會指出:「節目將未成年者置於競爭與評判體系,本質就是心理虐待。」教育專家更警告,預告片中孩童模仿成人妝髮與舞姿,恐加劇「兒童性化」社會問題。多數網友支持停播決定,留言「9歲孩子該在操場玩耍而非參加選秀」、「製作組把責任推給廣審委的嘴臉更可惡」。
▍K-POP產業的未成年爭議再起
此事件重掀韓國對練習生制度的檢討聲浪,國會議員金承洙表示將提案修法,明文禁止12歲以下兒童參與商業選秀。值得關注的是,製作組聲稱「未拿MBN製作費」的說法,暴露電視台與製作公司權責劃分模糊的產業漏洞。目前已知參賽的62名孩童均已返家,製作公司承諾負擔所有心理諮商費用。